产业动态 | 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六部门提出发展量化指标

时间:1970-01-01 浏览量:372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底座日益夯实,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延伸拓展。




从4个方面提出发展量化指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10月8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具体目标。


《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引导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


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


应用赋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


image.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各国持续加大投入。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但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与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组长陈晓华表示,《行动计划》落实相关任务将有助于形成以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吸引更多高品质资源,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来看,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信和算力存储企业将获得广阔发展机会。



25项重点任务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出台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多措并举、全面部署、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image.png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底座日益夯实,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延伸拓展:通过模型计算,工业生产更加智能;挖掘数据价值,智能化种植不断推广;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和诊疗……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元至4元的GDP经济增长,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


为落实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25项重点任务,涵盖六个方面,分别是: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image.png


其中,在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落实“算力+工业”“算力+教育”“算力+金融”“算力+交通”“算力+医疗”“算力+能源”等场景任务。开展算力应用创新行动,包括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开展算力企业交流与产品推广活动、组织开展算力赋能评价、举办“华彩杯”算力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表示,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推进,将满足工业互联网、教育、交通、医疗、金融、能源等行业应用需求,支撑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发展方面,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将有望受益。



推动算力在新业态扩展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加速存力技术研发应用。围绕全闪存、蓝光存储、硬件高密、数据缩减、编码算法、芯片卸载、多协议数据互通等技术,推动先进存储创新发展。鼓励先进存储技术的部署应用,实现存储闪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全闪存技术竞争力。


同时,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算力服务,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保障算力使用需求。


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支撑个人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设备在社交、娱乐方面的沉浸式场景应用;保障家电控制、环境控制、安防报警等智能家居应用算力供给。提升公共算力支撑能力,满足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大型惠民场所智能服务算力需求。持续推进算力对创新应用的支撑,推动算力在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业态拓展应用。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行动计划》相关部署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将进一步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


image.png


同时,在“算力+工业”方面,针对“智慧工厂”等场景数据实时计算要求,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推动算力赋能智能检测、故障分析、人机协作等技术迭代,不断提升不同工业场景业务处理能力。面向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工业生产种类特性多、生产时间长、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以及安全污染隐患大、智能化水平低等难点,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逐步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方面的算网存用需求,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和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算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应用。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算力市场空间大,而供给尚存空白,机器人、互联网、制造、金融为AI应用长坡厚雪赛道。互联网行业除人工智能、视频游戏、数据处理、隐私保护等对智能算力有较高需求外,亦为其他行业提供算力支持。


另外,王鹏表示,一是云计算领域。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需求将持续增长,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方向。二是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芯片、算法优化等将是重要发展方向。三是物联网领域。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将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区块链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储等需求,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带动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上一条:宏观观察 | 2023夏季达沃斯聚焦世界经济的“中国贡献”下一条:产业动态 | 算力网络发展的新展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