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半导体产业得享更美风景

时间:2023-01-19 浏览量:564



回首2022年,半导体行情分化,消费与功率产品“冰火两重天”。展望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尤其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消费电子去库存将延续至年中,在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需求拉动下,功率半导体的高景气有望持续全年。值得关注的是,在终端新需求拉动下,宽禁带半导体(如碳化硅)、柔性玻璃盖板(UTG)等新材料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供不应求。

就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先进制程突破存在阻力和延迟,但在需求量占主流的成熟制程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厂商获得市场进入和提升机会,且高端化可期。践行长期主义,发展产业上游及基础领域的“根技术”、“根产业”,是本土半导体产业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01

熬过缺芯潮,消费电子鏖战去库存


2022年下半年订单已处于历史低位,预计消费电子库存在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可消化完毕,但产业复苏要等到下半年,过程很缓慢,不能期待爆发式增长。手机厂商普遍乐观提升市占率预估,在“缺芯”大潮中,重复下单导致了库存不断升高。

转机大概率在2023年下半年或第三季度出现,部分领域的去库存可能延续一整年。当前半导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电子去库存,但本土产业还要考虑另两大因素:一是受外部环境影响,中高端半导体不仅面临生产端的打压,还面临着应用端的限制;二是消费和投资信心的重建需要经济显著回暖。

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消费电子整体上去库存要延续到2023年第二季度,也有一部分产业会率先复苏。“一是AR/VR/MR等设备;二是折叠屏手机;三是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产品。”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将在2023年下半年逐步走出低谷,并带动消费芯片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全球还是会有一些成长,下半年将更好。当前市场的真实需求泾渭分明,低端产品在印度、非洲等地的需求依然良好,品牌产品在欧美的需求也还不错,2023年复苏,主要看中国市场。

image.png


02

受益新光储,功率产品持续高景气


展望2023年,某功率半导体公司的一位高管预判,功率半导体需求将比2022年还好。

2022年,全球半导体从全面缺芯走向结构性缺货。一方面,消费电子库存持续增长,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汽车、工控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功率器件等产品供应依然紧张,交货周期还在延长。

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增长,拉动市场渗透率较低的碳化硅等功率器件,汽车传感器,自动驾驶芯片等汽车电子快速增长;光伏、储能等增长更快,成为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持续景气的驱动力之一。

在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对于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5%。

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有望翻倍,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140GW,增长超过40%。放眼全球,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在330GW至360GW之间,同比增长有望达到45%。

功率半导体持续短缺的原因:一是需求爆发式增长;二是半导体有效产能释放较为缓慢。对于功率半导体景气度,2023年功率半导体整体上依然短缺,但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大功率IGBT、碳化硅等值得持续关注,其他车规芯片的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

随着减碳推进,数据中心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高性能计算芯片(HPC)尤其是光电芯片的需求不弱,值得关注。


03

本土新展望:根技术、根产业为本


短期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或延缓中国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发展。但将眼光放远,这也恰好激发了本土产业活力,给了本土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厂商进入产业的窗口机遇,在需求占主流的成熟制程上得以突破;假以时日,走向先进、高端化可期。

多位受访人士强调,半导体产业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座”,还关乎着更加广泛的信息安全、产业安全等,并倒逼基础科学更快进步。

产业发展最终还是靠市场,期望政府持续构建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和企业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聪明才智。

过往皆为序章。产业界、资本圈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拳拳之心、殷殷期望。路虽漫漫,他们日拱一卒的努力,终将带领产业越过山丘,看到更美风景。


上一条:产业洞察 |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下一条:行业洞察 | 共同富裕下,中国财富管理业的挑战与转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