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工具又增3000亿额度,国常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稳经济

时间:2022-08-25 浏览量:551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恢复基础不牢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及时果断施策,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又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会议提出,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其中就包括,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融资成本。

尽管政策性金融工具属于金融政策,但若忽略加杠杆主体的差异,其对基建投资的实际作用类似于政府预算内投资。8000亿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的增加,配合3000亿政策性金融债用作项目资本金,预计能够拉动至少1.1万亿元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加灵活,参考2015年专项建设债券的经验,若有需求,不排除政策性金融工具继续扩容的可能性。

收入增速下降和支出需求增加,是短期内财政面临的双重考验,存量工具的刺激力度对于整个下半年而言可能稍显不足,财政或需要推出增量工具予以支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更好发挥投资在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发展,保障宏观经济大盘稳定。

8月22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会上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

根据此前介绍,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投资包近一段时间,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已在全国多地加速密集落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时间紧、任务重,尽快实现投放,即可为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声明:水木平台所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转载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


上一条:政策“组合拳”接续发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下一条:数字文旅新发展:文化和旅游是数字文旅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