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新发展:文化和旅游是数字文旅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

时间:2022-08-24 浏览量:983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旅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都从顶层设计层面为“5G+文旅”保驾护航。在系列政策和5G、大数据、AR、VR、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文旅逐步成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


PART 1

数字文旅发展情况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部署。从产业增长逻辑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数字/数智化已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力,结构性贡献超过1/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数字文旅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3%。


PART 2

数字文旅类型


智慧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智慧酒店、智能客房、景区无人商店、无人售卖车等高度智能化为特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以无接触酒店的入住自助办理、景区的扫码入园服务为特征的智能服务。



线上文博:借助互联网、AR、VR、AI技术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实现文物、艺术品信息的扫描、加工、处理。游客和观众借助设备在线上观看文物、艺术品,通过自主游览、变焦、旋转、360度全场景体验等,提高了游客的观看体验。



沉浸式场景:利用数字技术、VR、AR、AI等的剧院、演艺厅、剧场打造的沉浸式场景,如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游乐场、AR/VR主题乐园、全息主题餐厅等。



旅游设备智能制造:融合应用AI、AR、VR等新技术,生产智能滑雪板、智能头盔、智能服装等旅游智能装备和用品;如沉浸式过山车、无人驾驶游览车、AI观光车等游乐设施和旅游观光车的智能制造。另外,融合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邮轮游艇、房车、索道缆车等旅游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将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售后过程等进行全程数字文旅化等。



文旅数据运营:创新和优化的数据要素将深入推动文旅产业供给侧改革,在数字文旅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形成的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线上核心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和服务开发数据将向资产价值化转变,数据交易、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将形成新的业态,并发展出新的经济模式。



PART 3

总结


数字时代,文旅发展的关键是融合,不仅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产业的融合。文旅行业在近几年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进程,如通过增强现实做景区导览、城市数字IP形象直播等,目前大部分的文旅数字化集中在消费互联网中,真正的数字文旅时代将是产业互联网时代。

数字文旅区别于传统文旅,数字文旅具有资源无限、时空无界、数据驱动、身份多元等新特性,为文旅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打开了全新的文旅产业发展图景。

数字时代将为客户创造出丰富的文旅消费场景,客户也将增加更多元的需求,建立全新的客户维度,挖掘和匹配客户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将创造出更广大的文旅消费新天地。



声明:水木平台所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转载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


上一条:政策性金融工具又增3000亿额度,国常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稳经济下一条: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 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破500亿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