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资本寒冬是伪命题 企业撑不过3个月是自身问题

时间:2020-03-04 浏览量:686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比2003年更加严重。对经济的显著影响持续时间会超过非典时期。”3月2日,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盛希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位有近30年从业经历的金融老兵,曾经多次遇到“黑天鹅事件”,但在他看来,影响或许都没有新冠病毒这么广泛和深远。

和“非典”不同,疫情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和确诊人数已经反超, 3月3日,世卫组织发布最新数据,截至3月2日上午10时,中国境外64国新冠肺炎确诊共计8774例,较前一日新增1598例。

对此,盛希泰表示,疫情全球蔓延会推迟中国经济恢复速度,其受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处理效果。不过,具体程度目前不好估计,取决于疫情是否会全球暴发,“我认为暂时无需过于悲观”。

同时,他认为,与“非典”时期相比,当前中国的科技有了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和合理,资本和金融市场更加健全且抗风险能力更强,消费市场的容量和弹性更大,要打好消费牌。同时,以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经济领域,孕育了极大的增长空间。疫情对投资行业有一定冲击,但不会引发所谓的洗牌,仅仅是优胜劣汰的催化剂而已。

核心观点:

1.以中日韩为首的亚洲供应能力受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的供应链,短期内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几乎是可以确定的,疫情的全球蔓延趋势尚不明朗,我们不能低估疫情潜在的全球影响。

2.当今的时代与“非典”时期相比有大不同,产业结构、金融资本市场、消费市场都不可同日而语,新的希望或许就在其中。当前消费市场的多元性、包容性和潜力远远大于非典时期,我们有更多打好“消费牌”的底气。

3.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募资难”或“资本寒冬”的说法是伪命题。商业竞争永远都是20%甚至10%的生存者游戏,寒冬仅仅是让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而已。

4.对于疫情利好的“非接触经济”,一个挑战在于,见面是人性的需要,疫情结束之后,线上的这些业态会不会再次回到线下?如何把短期的利好留住,变成长期的利好,是企业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5.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如果连三个月都撑不到,这说明企业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上一条:美股暴跌,巴菲特斥资4530万买股票!股神抄底日,股市见底时?下一条:杰克· 韦尔奇:商业世界里永远的赢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