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闻|潘功胜: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

时间:2023-12-01 浏览量:331




01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出席联合国工发组织第二十次大会并发言


11月27日-12月1日,联合国工发组织第二十次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王受文指出,中方愿与工发组织和各方一道,围绕落实八项行动,与有关国家深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建设更多“小而美”项目;共同拓展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新机遇,弥合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的数字、绿色发展鸿沟;共同加强新兴领域标准推广对接,帮助发展中成员推进标准互联、产业互通;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

02
中美各界人士强调双方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美国中国总商会芝加哥分会年会近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美国前驻华大使鲍卡斯、芝加哥市前副市长梅卡尔等近700人出席活动。中美各界人士强调双方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01
人民日报评论: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但其服务群体量大面广,“撒胡椒面”解决不了问题,也不可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也必须遵循金融规律。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优化信用机制建设、贷后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共享、风险共担等,完善专业化经营机制,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法治化原则,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普惠金融战略导向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领域新业态、新产品的监管体系和规则,既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又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就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服务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02
潘功胜: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分析中国经济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10%的高速增长。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01
我国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全面提升


据中国化工报,“我国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取得新进展,氢能产业链极具发展潜力。”这是从近日在江苏省启东市举行的2023中国装备制造、物流与金融发展论坛上传出的信息。目前,我国氢能储运压力容器、气瓶、管道、压缩机、泵、阀门等机械装备制造业,正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并取得系列突破和新成果;氢气加注专用压缩机、纯氢管道运输、管束集装箱等氢能产业重要装备制造的优化升级正加快推进。据了解,合肥通用装备研究院突破超高压氢气储存、极限温湿度环境模拟、充放氢压力流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建成140MPa氢循环疲劳测试系统,其压力指标达到国际最高值,可满足70MPa、90MPa级储供系统试验需求。中材科技突破聚酰胺6材料内胆注塑成型、带压缠绕与固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出70MPa Ⅳ型瓶及瓶口阀样机,储氢密度高达5.5wt%。

02
链博会上人气旺,绿色低碳成智能汽车链亮点


11月30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进入第三天。作为本次链博会五大展区之一,智能汽车链深受观众欢迎。在展览中心大厅,不断有观众向志愿者打听智能汽车链展区怎么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80多家智能汽车链企业参展,涉及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及动力系统、充电设施、整车等产业链环节,绿色、低碳以及轻量化成为智能汽车链展区的一大特色。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汽车智能化竞争愈演愈烈。

01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求是》发表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章。文章指出,必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切实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扎实稳妥化解风险。

02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支持责无旁贷。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有助于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持续加大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资源投入,特别是做好面向民营房企的金融服务,对于激活民间投资增长势头、有效发挥定向政策工具作用、控制化解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等均具有直接意义。要把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看作系统工程,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要加强部门合作,完善信用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税收等配套政策和机制。



上一条:宏观观察|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下一条:产业动态|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