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净值人群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9-14 浏览量:450



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未来 5 年,富裕和高净值及以上客户资产增速更快,预计将以 1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富裕及以上家庭个人金融资产占比在过去 5 年持续提升,从 36%升至 40%,预计到 2025 年占比将达到 46%,其中高净值及超高净值客群的个人金融资产将占到总量的近 1/3。

但是,由于年龄、财富来源、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不同高净值客群内部需求出现了进一步分化

以超高净值和高净值客群为例,市场上已涌现出企业家、家族办公室客户、富二代、专业人士等价值主张鲜明的子客群,他们在稀有产品、跨境投资机会、附加增值服务等方面均有独特需求。

图片

(麦肯锡高净值客群分类)

但目前国内鲜有机构能够真正做到差异化服务。一方面由于对客群的细分颗粒度不够,另一方面因为机构针对不同客群缺乏明确价值主张及客制化产品和服务方案。面向未来,如何细分经营、重点聚焦,将是财富管理机构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高净值客户基本特质 财富管理的门槛效应与马太效应


首先,金融投资资产产品普遍存在门槛:如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或投资私募基金,名下金融资产需大于 300 万元,信托资产的合格投资者要求为 100 万等等。

其次,在中国,房贷成为风险投资的天然“门槛:有房贷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月偿债收入比分别为 16.5%、29.0%,债务风险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债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自然会“受到抑制”。因此,只有随着大多数居民解决“刚需住房问题”后,预计资产负债压力减少,其金融投资需求才会迅速增加。而高净值客群则不存在这种压力,也使得其金融资产比例近年来一直在提升。

最后,财富也会呈现出马太效应,即常说的“二八原则”:高净值客群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资产规模越大的高净值客群其增长的速度也会越快,通俗地讲,就是有钱人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有钱。

图片

综上所述,当前高净值客户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可供投资的资产持续提升,金融资产占比加速提升,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意愿更强,金融资产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数字化需求-线上线下体验同样重要


疫情后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客户忠诚度受到进一步考验,而优质的客户体验是各大机构争夺客户的核心抓手之一。数字化时代,优质的客户体验意味着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缝衔接


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如线下团队,App,PC 端,远程,客服中心)接受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群均期待获得从旅程、界面到内容高度一体化,无缝化的卓越体验。


近年来,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顶级投行不断开拓线上数字化渠道,和大型科技巨头合作,都是想通过线上途径开拓并留住高净值客户。


全球化时代,跨境财富管理业务和离岸资产配置需求将提速


中国投资者全球化投资意愿一直较高,但过往受制于有限的渠道,离岸投资相比发达市场仍存在差距,目前仍以高净值以上人群为主。其中,中国香港地区仍是中国大陆、日本和其他北亚地区高净值人士首选的主要离岸中心,而近年新加坡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图片

(不断开放的投资限制)

随着国家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加速,新渠道不断涌现、跨境投资愈加顺畅,跨境业务将在政策东风的鼓励下更加多元化


职业构成

从中国来看,我们可以把高净值客群分为企业主,金领,不动产投资者,职业股民(金融专业人士)四类。需要注意到,近年来,企业主在高净值客群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减少,而金领所占的比例一直在持续提高。未来高净值客群内部的分化也主要集中在企业主与金领两类客户的分化上。

图片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的细分客群领域,如家庭主妇,老人等,也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渠道。

地域分布


2022 年中国高净值家庭规模达到 206 万户;广东超越北京成为拥有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地区,广东的独角兽企业在半年内增加了 11 家,增长速度领先于我国其他地区,广东蓬勃的民营经济发展孕育了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的基础土壤。香港的高净值家庭规模同比下降(受到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等多因素影响)。

图片


不论是从财富、收入、人群数量的角度看,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五省明显是高净值客户的“聚集地”;每个省均有 10 万以上可投资者资产(AUM)超过 1 千万的人;且这五省的加总占全国超高净值客户的比例约 43%,可投资资产的占比约 59%。

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依然是拥有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城市。TOP5 城市中,深圳的高净值家庭规模增幅最快(同比增长 4.4%),香港的高净值家庭规模下降(同比减少 5.4%)。深圳高净值人群规模的扩大同样与城市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也和深圳当地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多家大型企业持续发展有关。

财富现状与理财规划


对于自身目前的财富状态,大多数高净值人群认为自己仍然在创富的阶段(69%),其次是守富(59%)、享富(49%),为自己已经处于传富状态的为 36%

高净值人群中投资风格占比最多的是稳健型投资者(46%)。中国高净值投资者过去 3 年的综合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11.8%,相较上一年度下滑 1 个百分点。高净值人群对收益率的满意度因此较去年有所下降,仅 54%的人对收益率表示满意。同时,他们希望未来 3 年的平均年化收益可以达到 21.4%(与上一年度的期待值基本持平),但是对达到该收益率的信心程度并不强烈

图片

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是以维护家族财富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对家族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财富进行传授和继承、发扬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传承)

关于家族传承,95% 的高净值人群对家庭内部因素存在担忧,最大的担忧是子女的财富接管与保管能力(50%),例如子女对财富的挥霍、子女的心智不成熟等等。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量,遗产、赠与相关税收政策变化(46%)得到了最多高净值人群的关注。七成高净值人群在本次调研中认为,中国的遗产、赠与相关税收政策可能在 10 年内出台

中国高净值人群推进家族传承事宜的平均年龄为 54.1 岁。关于推进家族传承事宜的合适契机,大多数高净值人群是以自己的年龄为主要考虑因素(57%),其次是以后辈年龄为考虑因素(30%),以企业发展进程为考虑因素的占 14%,最多的人把自己临近退休的时间点作为推进传承事宜的合适契机(34%)。自己力不从心时(16%)和子女结婚时(13%)也是相对重要的时间节点。

关于家族传承相关的客观条件,因家庭成员国籍或移民而产生的规则风险(51%)最受关注。另外,无形资产的传承难以实现(44%)也是提及较多的方面。对“股权代持”引发的传承风险的担忧约 37%,这一点最主要集中在企业家(52%)。(企业家接班人问题:几乎都想让子女接班,男性企业家更担忧)

高净值家庭预计有 18 万亿元的财富将在 1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49 万亿元的财富将在 2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92 万亿的财富将在 30 年内传承给下一代。

受国际时政、经济环境和疫情波动的负面影响,对于短期的投资理财目标,高净值人群最为关注的是财富安全,其重要性连续三年高于财富增长面对持续增长的财富规模以及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家族传承势必成为高净值家庭越来越关注的重点课题。

关注房地产税


除了遗产、赠与相关税收政策,高净值人群普遍拥有一定价值和数量的房产,约三成表示会特别关注房地产税。

图片

新趋势

新一代创富人群快速发展,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凸显:在从前,创富一代企业家(即自身经营企业来获取收入并成为高净值人群)在整体高净值客群中的占比超过 35%。2021 年,董监高、职业经理人(非董监高)、专业人士的规模持续上升,在全部高净值人群的占比首次超过创富一代,达到了 43%。(高净值群体细分为六类人群,即创富一代、董监高、职业经理人、专业人士、继承二代和家庭经营者)

在创富人群中,行业大多是高科技和通信、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新兴行业。其中,有 20%的人通过股权实现财富快速增长,体现出财富创造来源发生了变化:股权正逐步替代经营收入,成为新的财富来源。

随着年轻一代崛起,新一代创富人群对于财富管理的方式和要求也随之改变,比如,他们更加关注企业股权的规划和个人财富规划之间的关系,包括境外上市和境内安排等。未来 5-10 年高净值人群的需求趋于二元化:一部分客群专注于如何守富,另一部分客群则关注怎样创造更多的财富

高客群体在不断变化,财富管理从业者也应顺势而为,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有一套经营法则更有效的维护好客户,并能产生较高的价值链。


上一条:产业动态 | 储能领域的3大趋势与3大发展路径下一条:行业声音 | 2023下半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与展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