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VR拓展产业新空间,投融资热情高涨

时间:2023-02-21 浏览量:442



近年来,由于政策扶持、基础设施支撑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利好,VR领域投融资热情高涨,市场空间加速打开,并向着到2026年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的目标迈进。

image.png

由“虚”向“实”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以数字人为代表的新业态,是VR由“虚”向“实”,加速落地的场景之一。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VR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态势日益明显。

工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投融资信心和活跃度进入一轮新高潮。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领域投融资规模涨幅超过100%;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2019年的28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3.9亿元,市场规模实现翻番。赛迪顾问预测,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政策持续加力 发展迎战略窗口期


产业发展背后是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各界的不断探索。政策上,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VR技术发展、应用落地的举措为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网络基础设施上,5G发展提速,全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为VR应用推广创造了良好网络条件;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为VR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更多利好还在持续释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指出,经过多年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并从深化技术研发、开展应用试点、打造产业集群、强化人才支撑等多方面部署保障举措。

地方上也在积极部署。1月30日,江西公布的《江西省未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提出,发挥江西在AR/VR终端入口发展的先发优势,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和场景创新应用先导区。此前,山东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中提出,推动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产业突破发展,支持潍坊建设元宇宙产业园。北京、上海等地也在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产业加速成长 拓展实体经济增长空间


业界人士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有利因素发挥作用,我国VR产业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实体经济增长拓展新空间。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具有较为充分的条件支撑。从政策层面看,相关部门将VR技术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进行系统支持,促进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其中包括在财政金融方面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支持优质企业上市等。从市场层面看,随着产业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提升,VR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尤其在文旅、教育、医疗及娱乐等领域具备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虚拟现实产业化发展,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其中一环,将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通过加快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助推技术变革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数实融合走向深入,拓展实体经济增长空间。




上一条:行业观察 |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投资者该如何跟进?下一条:行业观察 | 中国式财富管理:意义、框架与路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