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成三季度GDP增长亮点

时间:2022-10-26 浏览量:455



三季度,在各类稳增长政策工具发力显效下,基建增速持续回升并成为提振内需的主要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


“当前核心驱动来自稳增长对投资的支撑。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6.5%,略高于上月的6.4%。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也撰文表示,如果从贡献率的边际贡献来看,毫无疑问投资的贡献最大,特别是在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双重推动下,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复苏。三季度,工业发展快速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也是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


“虽然国际层面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全球滞胀、供应链的一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战略性的契机。”刘元春表示。


image.png


工业、投资向好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三季度GDP中,第二产业占比5.2%。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三季度,全国有23个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到74.2%。其中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二季度下降3.2%转为增长8.2%。


“工业增加值显著超预期,部分缘于高温消退后的赶工和稳增长效果显现。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3%、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8%和前值的4.2%,除低基数支撑,与高温消退后的赶工效应及稳增长落地有关。主要行业中,工业增加值回升较为明显的主要集中在黑色冶炼、化学原料、非金属等高耗能行业。”


从投资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


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


“从投资总量看,前三季度投资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但是,从结构来看会发现是一个分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持续上扬的过程中间,房地产投资还在持续下滑。”刘元春表示。


不过,随着近两月出台的一系列宽松政策的落地,未来“自上而下”政策放松的预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叠加四季度低基数,以及保交房下现房供给增加的影响,同比跌幅或继续收窄。


“下阶段,要扎实落实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投资持续向好。”


新动能领跑


一个亮点是,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投资,新动能引领作用均开始凸显。


今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持续恢复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升。特别是包括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服务、装备和设备制造等在内的新兴产业仍在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一系列问题的状况下,我们发挥了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发挥了我们在前期新能源转型上的一些优势,起到了‘异军突起’的作用。”刘元春表示。


数据显示,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2%、56.1%、53.9%。


汽车制造业也在快速恢复。随着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快速修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5.7%,环比回升6.6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由二季度下降7.6%转为大幅增长25.4%,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9月份,电子类产品需求回暖,带动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上月明显加快5.1个百分点。


与工业生产相同,新兴产业也是投资增长的主要方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9.5%。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13.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6.5%,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6%。


“下一步,应持续加速科创、投资产业升级,使制造业的投资能够进一步上扬。当前,基建的投资空间可能已经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因此从结构的变化就能看到,未来依然有投资空间,特别是随着未来中国制造业大国效应的显现,在全球滞胀的状态里,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刘元春建议。




上一条:屠光绍: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金融发展做出变革和调整下一条:国家能源局公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重点任务榜单,涉及多项氢能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