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三周年;7月22日,是科创板开市三周年。
三年来,科创板在促进资本和产业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科创属性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资本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428家,累计IPO募集资金约6110.68亿元,总市值超5.1万亿元。
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
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
2019年1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一整套更具包容性的科创板上市条件逐步成型,为科创板问世奠定制度基础。
从试验田到新高地,科创板探索发展的每一步,对我国资本市场都意义非凡。三年来,科创板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一系列创新制度落地见效,为“硬科技”企业支撑起一片新天地。
科创板是全面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进一步优化上市环节、提高发审效率,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让投资者分享其成长价值,让更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集中,更好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
科创板开板以来,支持了一批科技属性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印证了试点注册制的成功。
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是对于主板和创业板的有效补充,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9年3月份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到2022年5月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三年来,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始终是科创板建设的主线,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持续监管等方面。
科创板制度创新可归纳为四点:一是创新注册制改革新理念,充分尊重市场,有效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二是降低发行上市门槛,宽松进、严监督、依章法;三是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实行常态化监管,提升违法成本;四是针对市场交易状况,引入做市商制度,增强交易活跃度和灵活性。
科创板交易制度创新、询价制度创新以及做市商制度创新,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做市商制度,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有利于科创板进一步做大做强。
未来科创板上市公司,要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合规守法经营,尤其要积极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突出科创属性,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硬科技企业加速上市
研发投入累计超2000亿元
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专注打造中国硬核科技”,以实现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历经三年淬炼,其“硬科技”成色愈加显现。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领域,包括93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83家电子类上市公司(内含54家半导体上市公司)、74家机械设备公司、50家计算机公司、41家电力设备上市公司。
此外,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527.4亿元、668.5亿元及873.28亿元,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2000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1.23亿元,1.56亿元及2.04亿元,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
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2019年至2021年,从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该数值分别为29.6%、28.8%及29.5%。
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总计获得84988件专利,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为200件;其中发明专利的梳理多达64484件,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发明专利梳理达152件。
相比传统产业公司而言,科创板公司讲究的是创新。研发投入大小是考量一家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超比例研发投入的企业成长性往往更强。
科创板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攻克技术难关的能力,科创板已逐渐成为支持“硬科技”研发的前沿板块。
科创板建立后,帮助科技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相比其他板块,科创板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契合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使公司在融资、人才引进和激励、研发投入等方面有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用好这些机制,有助于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聚焦国家重点支持产业
赋能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
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充分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科创板市场发展壮大,可促进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光伏发电领域,在谈及科创板上市效应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充融资渠道,引进优质的长期战略资金,优化公司股本结构。此次上市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了N型高效电池和高效组件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提升了公司经营业绩,巩固了市场地位。”
对于手机产业发展来说,未来移动互联网络商业化应用将进一步拓展,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对手机厂商提出了较高的技术挑战。因此,手机产业链企业面对行业技术的快速更迭,需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有力的资本支持。
生物医药领域,一款药品从实验室到推向市场,要经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科研成果向成熟产品有效转化,不仅考验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更是对企业管理团队、运营能力、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全面检验。三年来,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登陆科创板,并成为其中第一大“行业”。科创板吸引一大批成长属性强的科技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激发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活力。在吸引一大片高科技、高壁垒、高估值的企业上市的同时,还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打造了充满竞争活力的资本平台。对于投资创新企业的PE、VC、产业基金来说,科创板投资链条闭环更加完整和有效,实现一、二级市场协调联动,优化产业配置,从而加速行业创新升级。
声明:水木平台所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转载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
返回顶部